说起肝脏的检查,B超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因为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位置固定,最适合超声诊断。平时常见的一些肝脏疾病,比如脂肪肝、肝囊肿、肝硬化,甚至早期的肝癌都可以通过B超发现。
在肝脏的多种疾病中,肝癌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但实际情况是,肝癌的早期发现率非常低,很多患者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医院一检查就是晚期。肝癌早期难以被发现,与肝脏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肝脏的代偿功能很强大,只要有30%~50%的肝脏没受影响,一般就不会出现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其次,肝脏本身没有痛觉神经,只是表面层包膜有神经,所以早期的、较小的肝癌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觉。随着肿瘤的增大,肝癌患者会出现一些如上腹胀痛、乏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又没有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
因此,对于一些肝癌的高危人群,即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下列人群
(1)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
(3)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4)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都应该定期进行筛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检查,特别是肝脏B超,可以初步确定肝内有没有占位性的病变,提示占位的性质以及位置,是筛查肝癌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方法。越早发现,治疗效果越好,而不能靠症状的“提醒”来发现病情。
有统计显示,B超对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在80%以上,能发现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B超可以进行普通的筛查,但对肝癌的早期发现并不能“包打天下”,这是因为B超有优点,同时也有缺点,比如胖人在做B超时,就会因为脂肪层太厚,而导致超声波反射受影响,影响检查的结果,影像就不是那么清晰。另外,B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设备的性能和检查人员的经验有很大关系。所以,还有20%的早期肝癌是B超不能发现的,特别是对于直径<1厘米的微小肝癌,这就需要进行其他的检查。
对于已经发生肝硬化的肝癌高危人群,或超声发现肝占位可疑恶性,或伴有甲胎蛋白升高者,还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增强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这两种检查的清晰度都要高于B超。
比如B超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比较模糊),CT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明确病变性质以及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与临近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而核磁共振的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对于CT难以检测到的小肝癌也比较敏感。但如果患者装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有其他金属异物,则不能行此检查,以免造成伤害。如果仍然不能确诊,还可通过穿刺活检来最终确诊,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刘东华
责任编辑:李雅琴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