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崇中医养生疗法,尤其以艾灸最为普遍,艾灸行为已经从各大城市基层医疗室普及,对于此,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了自我艾灸养生的队伍,但是有不少经常做艾灸的朋友,面对他人相劝,艾灸会伤阴的说法,开始琢磨不定。
关于艾灸是否产生伤阴行为,咱们简单聊一聊。
艾灸是否会造成伤阴的行为?
任何一种方法操作不当,或者不辨别体质,都有可能收到适得其反的问题。所以,艾灸严格意义来讲,的确会造成伤阴行为。
但是,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一、我们通过针灸泰斗周楣声周老的著作和实在的医案来看,周老曾经为了医治不治之症,如脑膜炎等,使用大火力悬灸百会穴达72小时左右,几乎是三天三夜,对此,也并未出现其他副作用,反而是孩子因为大剂量施灸,救了过来。
二、我们通过现实中与客户做灸,也很少出现所谓的伤阴行为,反而是急性的问题,必须大剂量施灸,才能逆转,比如带状疱疹,比如发烧,比如痛经等。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一、因为恐惧“伤阴”行为,而放弃有可能使自己恢复的艾灸行为,到底值与不值?
实际上很多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只是不同的方法,对机体的副作用程度不同而已,在很多急重症面前,医生多半不会考虑副作用的问题,比如,中长期激素药物的使用,比如,中长期,胰岛素,降糖药的使用,长期下来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再比如,肿瘤患者使用的化疗方法,如果一味的考虑治疗方法本身的副作用问题,那么很多医疗行为,就无法开展了。
二、个体差异是伤阴的前提条件(阴虚火旺体质错误艾灸更易伤阴)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一群人围着一个橘子摊位,正欲购买,恰好一位路人打此路过,看了一眼摊前的橘子,发了句牢骚,前几天在我家楼下,也是卖这样的小橘子,买回去都不能吃,一点味都没有,搞得我全都倒掉了。
众人一听此牢骚,立即散去了一大部分,其余想购买的人,也举棋不定。对于这个橘子摊的橘子,我们从外看,橘子都长得大同小异,但是,至于它到底是好还是坏,是酸还是甜,不用听别人说,干脆了当的方法是,剥开一个尝一尝便知。
同理,养生保健的人群队伍,大有人在,但是大多数都是人云亦云,不去独立思考,人家说吃什么好,咱就吃什么,人家是咋样养生的,咱就跟着怎么做,对于方法和自身的体质陋习,是一概不去追究和了解。
同样,艾灸虽然名为养生保健,实际上灸法仍属于医疗性质,我们在做艾灸时,需要对自己的病机体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如,自己属于什么样的体质,适不适合艾灸,如果适合艾灸,艾灸那个部位或者穴位比较稳妥?
所以,我们先要搞清楚上述两个问题,再来衡量自己是否决定要艾灸,或者该怎么艾灸?
阴虚火旺人群容易伤阴,艾灸需注意;
阴虚火旺的一般原因是;体内脏腑气血瘀滞,经络闭塞,阴阳不能互化,阳不能为阴所用,阴不能为阳所使。或者通俗来说是气血不活,阴寒不散或积聚,比如,肝囊肿,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或其他囊肿等问题,这类人更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
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要艾灸的话,可以先从五腧穴开始,由于我们内脏腹部的气机不够通畅,所以,我们先从四肢穴位开始灸起,比如,肠胃不适,灸足三里,比如,肝囊肿,灸太冲阳陵泉,比如,乳腺问题灸丰隆,比如,肺部结节灸尺泽等等。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四肢末梢来疏导一下脏腑的气机问题,达到一个疏通引导的一个效果,逐渐使脏腑气机恢复。
这就好像,我们乘坐地铁,如果地铁里面人是满的,肯定是要先下后上,依顺序才能成规矩,才能成循环,如果该下的人群不下,无法腾出那么其他人怎么乘坐?
面对脏腑气机“一团乱麻”的情况下,宜疏通,宜宣泄,先疏通经络和气血,此谓之,农村谚语;要想富,先修路!
或者,我平时面对阴虚火旺人群,一般建议做脐灸,先通常脏腑气机。
脐灸采用隔药灸,配合一些疏通脏腑气机的灸粉,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这样逐渐改变体质。
除此之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简单的辩证,避免伤阴
一、上病取下穴
比如,头痛,牙痛,嗓子肿痛,等头面部问题,我们可以灸太冲,阳陵泉,太溪等脚部的穴位,这个就叫上病下取,属于引导的一种,所以,很少会伤阴。
二、内脏肝胆病,还是取肢体的穴位比较好,比如,胆囊炎,灸阳陵泉,阴陵泉,厉兑穴等肢体穴位。
三、如果觉得自己是阴虚火旺体质,请参考以上论述。
阴虚火旺不建议大剂量施灸腹部,如果施灸后,心慌,夜不能寐,心烦意乱,建议以四肢穴位为主。
这些情况需注意辨别;
一、艾灸期间,身体出汗或频繁排尿及排便行为,不属于伤阴行为
艾灸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尤其各脏器功能迅速提升,对原有体内的积存(湿气,宿便)等有推动外排的作用
二、艾灸时,头晕,或者艾灸后出现头晕,气喘,气短,心慌,心率过快,口腔溃疡,口干舌燥,舌苔发*,口苦咽干等症状时,提示我们不要灸腹部穴位,宜灸四肢穴位,疏泄经气。
三、此外,艾灸是否伤阴,与艾灸方法,艾灸剂量也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通常采用温和悬灸方式,或者隔药灸方式,很少产生伤阴行为,倒是采用艾灸包,或者阴虚火旺人群大剂量灸腹背部有可能出现上述行为。
出现上述行为,及时更换施灸穴位即可,另外,五劳七伤等内伤建议配合茶疗药疗,艾灸适当引导。
除此之外,日常中,这些行为比艾灸更容易伤阴,请大家注意防范
一、熬夜,尤其冬季,主收藏。夜晚,人体的活动都需要耗损真阳,如果阳不足,则阴寒自然凝聚,气血巡行差。
二、冬季剧烈运动出汗,汗血同源,大汗亡阳。(同上)
三、夏季生冷饮食,冬季体内阴阳失衡。(热结与内,寒极生热)
四、晚餐顿顿酒肉,腐蚀脏腑,易发口苦,囊肿等。(进食过多,脏腑功能低下,不能及时排除食物残渣)
五、滥服药物,或中长期服用药物等。(伤害肝脏,给肝脏带来负担,伤肝等同伤血,血伤,哪儿哪儿都不好)
伤阴了怎么办?
在这里我分享几个方法;
第一是食疗;山药培土生金“津”
我去成都吃了两次火锅,结果便秘两天,舌苔厚腻,早上起来口中严重金属味,体内湿热内蕴,皮肤也发干了。
回到家,连续自己熬山药小米粥,炒白萝卜,白菜吃,加上每天早上吐纳十分钟,没几天就好了,舌苔恢复,症状消失,气机通畅,大便通畅。
第二思路;疏肝清肝
无论是我们体内淤堵也好,有结节也好,我们首要解决我们的肝,因为肝主疏泄,疏泄的是气血的运行,疏泄的是大小便,疏泄的是脂肪体质的堆积与否,
如果肝功能差,首先从肝脏内部,肝细胞内会出现脂肪垃圾,血液垃圾,这样逐渐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机能。比如,脾胃,比如皮肤,比如,血液,比如气色等。
第三思路;练习道家的吐纳功法
这个大家作为一个了解,想练习的话,可以找师傅来教,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肾主纳气的作用,吸取更多的自然之气,来平衡体内的五(脏)行之气,或者说,简单一句话,气运,则血运,气行则血行。
练习时,会从口腔中分泌很多津液,而且功法结束后,口臭迅速消失,运气作用可见一斑。
食疗/茶疗/灸疗/疗身/疗神/疗心性
素朴郭林灸食同调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