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严重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苦的坚果别不舍得扔,里面的黄曲霉素毒性 [复制链接]

1#

坚果是容易受到黄曲霉侵染的食物之一,发霉的坚果味道实在不佳,而这样的坚果中可能含有更致命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类致癌物(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该物质致癌),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黄曲霉素还能造成轻度的脾脏和肝脏损伤,除了主要诱发肝癌以外,也可诱发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和小肠等部位的肿瘤,以及畸形胎儿。

如果把一粒长了黄曲霉的花生放大一些,我们就会看到每一根小绒毛的顶端似乎是顶着一个膨大的黄色小球。曲霉属真菌有几百个物种,其中也有一些是没有危害的。比如,黑曲霉在工业上常被用来生产柠檬酸和各种酶,而和黄曲霉的亲缘关系更接近的米曲霉则是做酱油,味噌,黄酒时必不可少的菌种。冬日里,来一碗热腾腾的味噌汤吧!

可是黄曲霉自己不能吃也就罢了,还能产生黄曲霉素把别的能吃的东西变得不能吃,这就很过分了。在曲霉属中,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能产生十多种不同的黄曲霉素,其中黄曲霉素B1的毒性最强危害最大,,是目前所发现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而且这种毒素在℃以上才会分解,日常烹饪过程中的温度无法去除黄曲霉素,家用烤箱通常也只能达到摄氏度。

一般来说,成人对急性黄曲霉素中毒的耐受性稍高,但是如果短时间大量摄入还是可能造成急性肝炎,肝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儿童相较于成人更容易受到影响,除了肝部病变之外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如果长期微量摄入黄曲霉素,则可能导致肝癌,食道癌等。

黄曲霉素污染常在坚果和谷物中比较常见。有时污染在收获前就已经发生:黄曲霉能在土壤中越冬,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时再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助风或者昆虫侵染玉米,花生,坚果等。在收获后,如果储存条件不当,例如温度和湿度太高,仓库清洁不彻底,黄曲霉也能污染包括大米,小麦,咖啡,茶叶等等作物。由于潮湿和高温环境更利于霉菌生长,这种收获后导致的污染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黄曲霉素。

家庭中要预防黄曲霉素中毒,除了要做到米面坚果等等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不要为了节俭而食用霉烂变质的食品,还要特别注意要谨慎挑选商品。黄曲霉素不仅仅存在于能见到黄曲霉菌的地方,还可能存在于用受到污染的原料生产的食品中,比如花生酱,芝麻油,果干,甚至巧克力等等。

在我国黄曲霉素B1是大部分食品必须通过的质检项目,购买质检合格厂家生产的在保质期内的产品,不要迷信“手作”,“古法”,就能降低摄入黄曲霉素的风险,各种“土法榨油”也经常被检出黄曲霉素超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