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首席记者俞茜茜通讯员方序王意菁
“丁教授,中秋节快乐!我父亲一个月前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没有什么痛苦。感谢您当时拉了我们全家一把,让我们没有遗憾了。”
中秋节前一天,浙江大医院大肠外科医生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打电话来的是病人家属陆先生(化名)。这一通电话,将丁克峰教授的记忆拉回到了三年前。
八旬大伯做了肠癌切除手术
肠道结构异常引起肠梗阻
50多岁的陆先生一家住在杭州周边,父亲陆大伯当了一辈子农民,身体一直都很好,医院,80岁时还能下地干活。
直到年下半年,当时已经82岁的陆大伯觉得身体大不如前,经常头晕,全身乏力,大便颜色发黑。年初,医院检查,发现有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医生怀疑有消化道肿瘤,医院治疗。
年2月,陆大伯在子女陪同下,来到浙大二院消化内科就诊。做了消化内镜、腹部CT等检查发现,他的横结肠中段位置有明显占位,首先考虑是结肠癌。
明确诊断后,陆大伯转到大肠外科治疗。丁克峰教授团队为他进行术前评估,病人的情况符合手术条件。3月2日,由丁教授主刀,为陆大伯进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手术过程中,丁教授意外地发现,陆大伯的腹腔解剖和正常人明显不同。他的肠道结构紊乱,右半结肠、盲肠及部分横结肠未在正常解剖部位,而是自肠系膜背面、胰腺背面的后腹膜穿过,与乙状结肠、十二指肠及部分横结肠粘连,升结肠旋转不良。通俗地形容,整个肠道就像打了结的麻花。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对术后的恢复也是极大的考验。
手术很成功,切下来的肿瘤直径约4厘米。不过,由于陆大伯异常的肠道结构,后续问题接踵而来。手术后,陆大伯因为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不得不再次手术。
3月18日,丁克峰教授为陆大伯进行二次手术,好不容易把肠粘连、肠梗阻等问题都处理好,他的病情总算暂时稳定下来。
如果不出意外,等到伤口慢慢恢复好,各项指标都正常,陆大伯就可以出院回家了。可结果却并没有像大家预期中那么顺利。
二次手术后病危
家人放弃治疗
医生:给我三天时间
年3月底的周末,丁克峰教授去外地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结束回到杭州,他再次见到陆大伯却是在重症监护室(ICU)。
手术后,陆大伯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外加切口感染,发生感染性休克,血压很低,多脏器功能急转直下,被送入ICU抢救。
“中国人有句老话讲:‘尽人事,听天命。’当时父亲的状态奄奄一息,经过两次手术,该治的也治了,再加上这么大年纪,我们实在是没有信心,不想再折腾了。”
陆先生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家人经过商量,决定趁着父亲还有最后一口气,带他回老家。农村还有土葬的习俗,老家的亲人们连棺木和寿衣都准备好了。
可是丁克峰教授仔细查看了陆大伯的病程资料,他发现,病人目前的病情虽然严重,但主要根源在于抗感染上,只要感染控制住,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面对去意已决的家属,丁克峰拦下了他们:“作为医生,能救的病人我们一定不能放弃,你们再给我三天时间,如果病情没有好转,你们怪我、骂我都可以,我愿意承担后果。”
看到丁教授如此坚决的态度,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一家人再度燃起了希望,他们最终同意再作最后一搏。
谢谢医生当时拉了我们一把
没有给我们造成遗憾
将升压药用到最大剂量、调整了抗菌素用药、清理引流管……经过一系列救治方案的调整,三天后,陆大伯的感染得到了控制,危重病情得到明显逆转。
一家人高兴极了,陆先生感激地拉住丁克峰的手:“丁教授,幸亏当时你拉了我们全家一把,否则前面的治疗都白费了不说,我们心里多少会觉得自责,当时没有尽力给父亲好好治疗。”
第十天,陆大伯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从ICU转到了普通病房。又过了一个星期,一家人开开心心出院回家了。
“回老家后,父亲的身体慢慢恢复。他每天早上出去买菜,下午和老朋友到茶室喝喝茶、聊聊天,日子过得轻松自在,作为子女,我觉得很欣慰,这将近三年的好时光,总是赚来的!”
陆先生说,去年年底,医院复查,发现肿瘤复发并出现转移。
“我们一家人都知道,毕竟是癌症,不像感冒发烧,是一定能治好的。”陆先生和家人咨询了专业医生,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适合再进行后续的抗肿瘤治疗了。即使治了,效果也不会太好,而且会给病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最后他们选择,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支持治疗,让父亲在没有太大痛苦的前提下,安详地走完最后一程。“直到去世,父亲都不知道自己的肿瘤复发了。”陆先生说。
好医生一定是有担当的医生
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狠手”
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
“我们做医生,对于病人的总体病情的判断,其实是需要有一种感觉的。”
丁克峰教授说,这种感觉来源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病人的肿瘤生物学行为、体格检查、既往病史等。这些是病人带给医生的“第一印象”。
同时,也需要双方在就诊过程中相互了解,进一步观察评估病情的发展。说得通俗一点,整个过程其实就跟“谈恋爱”差不多。
“临床上我们遇到一些比较危重的肠癌患者,已经发生多发转移,没有手术机会了。但结合有些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和相关指标,我们判断他的预后是不错的,如果放弃会非常可惜,就会和病人及家属好好沟通,帮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用这种药对病人很敏感,另一种药用上去效果也不错,这就更加坚定了医生的信心。”
丁克峰教授说,其实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和家属的心态,以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医生的。
“好的医生一定是一个有担当的医生,所以医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病人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但作为医生,你自己心里一定得明白,这个病人有多少希望,治疗过程当中,什么时候该‘放手’,什么时候该‘下狠手’。”
丁教授说,对于那些经治疗预后较好的病人,该“下狠手”的时候要“下狠手”,通过适合的治疗方法,为病人赢得长期生存的机会。而对于那些预后不好的病人,该“放手”的时候要懂得“放手”。
“当然,‘放手’不是说就不管病人的死活了,而是不要再去用一些有*性的、创伤大的治疗,去使得病人受到更多的伤害,避免过度医疗。要为他们提供最佳支持治疗及相关的心理疏导,减少病人痛苦的同时,仍旧能够延长生存期。”
不要一听到肝转移就丧失信心
部分患者经合理治疗
可以改变命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在浙大二院大肠外科,每年接诊新发肠癌患者上千例,而且每年以5%左右的速度在递增,其中有不少是疑难复杂的晚期肠癌患者。
在结直肠癌患者当中,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约25%的患者第一次就诊时就已发现肝转移。
丁教授说,很多患者一听到“肝转移”就丧失了治疗信心,认为只能等待死亡了。实际上,近30年来,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理念及技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通过外科、内科、放射科等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使得它的五年生存率从5%以下提高到20%—30%。
据统计,如果肠癌原发灶和转移灶可以手术切除的,大概有1/3的病人能够不复发。
“在肠癌肝转移的患者当中,通过转化治疗,其中有1/3的患者可以创造手术机会。而在这部分患者当中,又有1/3的比例是可以不复发的,这就意味着可以长期生存。”
丁教授说,即使是那些很晚期的肠癌肝转移患者,打个比方肝脏里面有二三十颗转移灶,而且是肝、肺等其他地方多处转移的,通过合理的药物跟局部治疗,绝大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都可以到两年以上,生存质量也比较好。
“所以对肠癌肝转移的病人来说,这并不意味着等待死亡,通过合理的治疗,部分患者完全可以改变命运。”
丁教授说,随着医学技术及理念的发展,现在肠癌肝转移的手术也变得更加微创,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手术入路,在不增加戳孔创伤的前提下,同时切除肝脏转移灶及原发癌灶。通过同期手术,达到根治目的,让那些以前认为要分多次手术、创伤较大或是手术预后不理想的情况,变得更理想、更安全,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