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原理的若干研究与讨论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逐渐用于各行业的产品生产当中,该系统是一套多功能的接口配置系统,并且在控制的基础之上演变到如今的机电单元功能原理的求解流程,充分地将电子设备、机械控制设备和计算机设备整合到了一起,让系统的结构形式形成了动力动能与微电机计算功能为一体的高自动化装置。该文主要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配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的应用原理。
中国论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原理;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5)
如今,机电一体化系统已逐渐进入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当中,在多个行业领域当中都有应用,该套系统具有多种现代化的数据控制及分析技术,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微电子接口配置技术和动力传感测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内最为显著的三大技术,这套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及时调节所需的数据,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中将起到积极的效果,为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1 机械配置部分
机械配置是机电一体化结构当中充当着核心的角色,可以说是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框架部分,其中机械设备的核心处理器、设备外部框架结构和机械设备连接线都属于机械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一体化当中的机械主体配置主要能够联系到机械设备的外部框架,再设计设备轮廓时采用多种配置的设计参数,将各个组成部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此外,在进行外部轮廓设计时,可以利用CAD软件将设计的大致轮廓展现到液晶显示器上。
1.2 动力控制部分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动力控制,往往充当着提供能源的角色,这环节的组成部分整合了传感控制技术,在实际运转的过程当中,设备会出现欠压和功率不足的现象,若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设备中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就会将这些数据通过有线传输,并让其经过线路传输环节、核心处理环节、最后在核心控制的指令之下,从而来调整动力控制中的供应力量。
1.3 传感控制部分
传感控制主要承担了设备数据传输的能力,传感装置主要具有针对性的监测效果,及时了解数据的动态发展,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多方面的信息传输到设备的系统终端,这些数据测定的方式主要还是由一些专业的测控装置组成,传感控制器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光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对光源有极高的敏感度,在光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光传感控制器能够显示出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2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原理结构配置模型以及进程分析
2.1 接口配置模型分析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模块由上文的多种形式组成,并且能够将部分有效的结构整合到一个系统模块当中,从而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快速传递,所以大部分系统结构的设计都是采用相同或相异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能够在彼此之间互补需求,设计接口的分配流程如图一所示,这种新式的分配流程与传统的机电分配相比较,不仅在整体设计的布局上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还综合考虑了接口设置的配置模式,能够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自动转化系统的功能。
2.2 机械配置原理分析
当数控机床在加工生产零件时,不仅需要大型机械设备的配合,还需要合理使用微观电子产品,设备的具体操作要根据机床刀口的排列顺序来定,加工不同的零件应采取不同的刀具,这些刀具的选择和实际的运转都有微观计算机来进行控制,从而让机、电两大类型的设备有效地结合起来。
2.3 动力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问题,其中对于动力系统的调节和管理,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有效制作出动态数据分析的过程,并且在第一时间在故障点做出相应的排查工作,让一些机械强度过大的设备才能够正常的运行。由于机械设备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部分位置出现瘫痪,使之难以进行运转,但是一般的系统很难辨别出导致故障出现的主要因素,并且还不能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但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却能够做到布局有效性,分析其原理,主要是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根据供电线路的电压对问题进行识别,大型机械设备的磁感电圈每秒的震动频率为3000次上下,正常运转时的电压通常为30kw,动力控制系统主要是根据计算供电线路相应的参数是否正常,若计算数值与正常数值相差较大,那么就以及分析问题的源头,并及时的处理。
3 结束语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应用的行业领域也逐渐增多,但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应该得到我们大家的关注,为后续技术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许勇, 邹慧君.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原理求解[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2(7): 1196.
[2] 许勇.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及优选研究[D].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1.
[3] 姚仁亭. 机电一体化系统功能应用原理[J]. 硅谷, 2013(17): 12.
[4] 朱磊. 基于实验教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探析[D]. 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