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天,远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彭德怀,被毛主席、周总理突然紧急召回国内,同时又派出陈赓代替了彭德怀的位置。回国后,周总理向彭德怀说了一番话,结果此后彭德怀就开始多次递出了辞职申请,想要心甘情愿的告老还乡,回家种地。
到底周恩来向彭德怀说了什么,让他有了这一番想法,又为何突然叫他从战场上赶回来呢?
戎马生涯
彭德怀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苦难的童年生活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磨炼出了他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年,18岁的彭德怀怀着“扶弱救贫”的信仰,到湘军中当兵。年5月,彭德怀担任营长,率部参加了北伐战争。
在军队时期,彭德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也逐渐了解了共产党的思想、理想和任务。于是在年,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年7月,他和滕代远、黄公略等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这一年年底,红五军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为坚持井冈山斗争和开辟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在年8月,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组成红一方面军。此后,彭德怀也相继在军队中担任团长、军委会副主席,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长征途中,彭德怀指挥部队打了许多大仗、硬仗、恶仗,多次在关键时刻带领军队和中央摆脱危险境地。毛泽东还曾专门赋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作为红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红军中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同样也受到全军将士们的爱戴。
抗战时期,彭德怀领导华北军民团结一心,艰苦抗战,使华北敌后根据地成为了中华民族坚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战略基地。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直接指挥了解放西北的作战。年3月,因为敌我双方差距悬殊,中央撤离延安,同时彭德怀率兵在陕甘地区与敌人周旋,一个半月内三战三捷。
后来他又指挥了多次战争,最终取得了西北战场的大捷。年5月至年底,他率领第一野战军相继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又和平解放了新疆,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创建了辉煌的业绩。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彭德怀也没有开始就此享受好的生活。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带兵再次出征。自年10月至年7月,彭德怀指挥中国士兵和朝鲜士兵一起并肩作战,最终迫使敌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彭德怀大半生时间,都是以大无畏的气魄,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率领中华英雄儿女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一拨又一拨现代化技术装备之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最终取得了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和平环境,也为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在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实践中,彭德怀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思想,对一些制度和训练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大的调整,加快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人才。
周恩来和彭德怀的生死情谊
周恩来和彭德怀,在30年代相识于中央苏区,当时彭德怀作为红三军团的团长,在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的指挥下冲锋陷阵。后在长征途中、抗战前线、解放战争以及建国之后,两人之间的革命友谊也随着多次的相处而越来越深厚了。
年6月,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会议,重新确定了进攻方向之后,周恩来病倒了,但却坚持继续挑重担,随着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殿后。很快,因为连续发高烧不治疗,病情恶化,周恩来的病转为了肝脓肿,身体越来越虚弱了,走路都几乎没有了力气。
当时周恩来和毛泽东是全军的主心骨,周恩来的健康和安全,是全军的大事,当大家发现周恩来发烧,身子虚弱之后,都万分着急。此时彭德怀深感责任重大,于是直接下令:“抬!”
抬着担架走其实在那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征途中,军队都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苦作战,人数一直都在递减,再加上彭德怀的红三军团还担负着为中央殿后的任务,人手就更不足了。但彭德怀对这一决定丝毫没有犹豫,对刚上任不久的参谋长肖劲光交代说:“你具体负责,组织担架队,实在不行,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周副主席抬出草地。”
肖劲光马上抽出了几十人组成担架队,干部团团长陈赓自告奋勇前来当队长,把担架队编成了几个组,轮流抬着病重的周恩来向草地进发。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连接带,气候十分恶劣,而且当时还是雨季,草地泥泞又带水,一般的行人都不敢来这里,所以一眼望过去,四周都渺无人烟。红军进入草地后,每天都是雨天,完全分不清楚方向,稍不留意还会陷入沼泽里被淤泥吞噬。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彭德怀和战士们在队伍中一直行进着,遇到危险路段,他们还总是抢到最前面,为部队排除险情。与此同时,彭德怀也一直十分惦念担架上的周恩来,一有时间,他就来看看望,每次还都不忘嘱咐陈赓: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周恩来安全抬出草地。
而陈赓也每次都向他保证:“军团长,请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经过六天六夜的艰苦行军,终于走过了草地,周恩来也在担架上度过了那段长征中最艰苦、最危险的路程。
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9月,周恩来在彭德怀的陪同下,来到雁门关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商议参战事宜。当时,阎锡山的如意算盘是:让八路军打正面,与敌军硬拼,以消耗八路军的力量,保存自己的实力。
但这一切早已经被周恩来看穿,于是,他先原则上同意了让八路军参战,接着他又指出,八路军会发挥特长,运用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办法,配合友军围歼敌军。
周恩来这么一说,彭德怀就对他的意图心领神会了,在周恩来提出原则性的意见之后,他马上又做了具体阐述。由于彭德怀的紧密配合,周恩来把具体作战方案阐述得具体明了,使阎锡山的计划很快就破灭了。会谈结束后,周恩来高兴地对彭德怀说:“彭总,这出双簧你演得好啊!”彭德怀谦虚地笑着说:“哪里,哪里,都是周副主席导演得好啊!”
这次会谈,为八路军大败敌人奠定了基础。年9月21日在战场上,共歼灭敌人余人,缴获大批军械物资,不仅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民心士气,也打出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年四五月间,彭德怀从西北前线来到了北京,向中央汇报工作,并研究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彭德怀刚走到周恩来办公室的门口,周恩来就立即起身迎接,两位老战友再次相见,分外亲热。
彭德怀向周恩来汇报了西北地区的情况,说:“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和青海,幅员辽阔、地貌奇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许许多多奇特而珍贵的动植物,而且基本都是未开发的状态。但这些地方也具有复杂性,敌人的武装力量还未完全被消灭,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党政军各方面的工作任务还很重很重。”
说完这段话后,彭德怀话题一转,毫不隐晦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
“几位先进入城市的同志,办公室里一般都摆着沙发,铺着地毯,还有茶几、花盆、盆景、鱼缸等等。前方干部的生活情况与工作条件还极其艰苦,我想说的不只是他们可能看不惯这里的这些情况,主要是怕进了城的同志会忘记乡下和边远地区的劳动人民,同他们的感情淡薄比起来,我察觉到你们住在城里的人对农村开始有点生疏了。时间如此短暂,就出现了这种苗头,日子长了,会怎么样呢?”
彭德怀提出的问题,既尖锐又深刻,周恩来听后不仅没有多想,反而还非常重视,随后他以赞许的口吻说道:“讲得好,意见提得及时,很值得警惕,中央将会注意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既要打仗,消灭敌人,又要搞生产建设;既要接收好并学会做城市工作,又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把城乡两方面的问题都解决好。”
对于彭德怀这次的直言上谏,周恩来等人都感到非常佩服,而对于周恩来的从谏如流,彭德怀也同样十分钦佩,这也是二人能够成为长期交往的战友、好友的原因之一。
请辞告老还乡
年2月24日,周恩来和彭德怀一起召集军委开会讨论去朝鲜作战的物资供应问题。会议开始后,彭德怀先介绍了志愿军面临的严重困难,要求国内各方面想办法大力支援前线。但讨论到具体落实问题的时候,大家却都表示有些困难。
彭德怀本来就为前线的供应问题焦急不满,这一番讨论之后,更使彭德怀失望了。所以一听到一些人此时又叫困难的时候,他就不禁把桌子一拍,厉声说:“这也困难,那也困难,就是你们爱国,难道志愿军不爱国?你们去前线看看,战士吃的什么,穿的什么!伤亡那么多人,他们为谁牺牲?现在既没有飞机,火炮又很少,后方运输根本没保障,粮食服装运不上去,又饿死、冻死了很多战士,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彭德怀火冒三丈,让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尽管多次大度维护,但最后会议还是不欢而散。虽然彭德怀当时火气冲天,让会议难以进行,但周恩来却始终都认为,彭德怀的意见是正确的。
这次会议后,周恩来又连续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国内的部队,都要轮番到朝鲜作战,一则替换第一线部队休整,二是锻炼部队,提高全军作战指挥能力。
彭德怀离京后,周恩来又夜以继日,连续三天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将军委会议上确定的各项措施迅速部署完毕。并在最后把具体落实的方案电告给了彭德怀和高岗。彭德怀拿着周恩来发来的电报,对周恩来惊人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效率大为佩服,也让他长时间心里的焦虑和不快一扫而光了。
彭德怀在革命时期,就患有肠胃病和痔疮。到朝鲜后,长期在恶劣的条件下生活,住在寒冷、潮湿的矿洞里,饮食、睡眠不规整,精神极度紧张,再加上他当时已年过半百了,虽然看起来依然能指挥百万大军,但身体健康状况却越来越不饶人。
因此在朝鲜时期的他,旧病不断发作,大家都为他的身体担心。年8月间,他的前额左眉上方又长了一个小肿瘤。到年初,肿瘤越来越痛。
恰逢此时,敌军又发动了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后,既震惊又气愤,立即通报全军紧急防疫。中央也先后组织了大批医学专家和一百多个防疫大队到朝鲜,及时控制了疫情。结果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劳累之后,彭德怀的肿瘤病情更严重了。医生怀疑是癌,劝他立即回国割除。
而彭德怀却总说:“没关系,死不了!”当时邓华病已经病倒回沈阳治疗,彭德怀觉得自己无法脱身,所以身边的人怎么劝说都无效。陈赓等人无可奈何,最后只好电报给了毛泽东。
周恩来接到电报后,知道此时必须要以组织的名义去说服彭德怀了。于是便回电给彭德怀、陈赓等人回电:德怀同志即应按照大家提议,马山上回国治疗,绝对不应推到5月。
4月7日,彭德怀离开了作战一年半的朝鲜前线,沿途看到这里凄惨的景象后,他不仅眉头紧促了。回到北京,周恩来立医院。手术治疗之后,5月5日,彭德怀康复出院了。
于是彭德怀便迫不及待地想要重返前线,但中央却要求他继续修养一段时间,把他安排住进了中南海的永福堂。这里离刘少奇、朱德等人的住所都很近,方便他和中央领导沟通和接触。
在这里休养了两个月后,让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7月初在一次会议上,周恩来竟提议:“我建议彭德怀同志接替我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当时几位政治局委员们都同意了他的这一提议,但彭德怀却不愿意接受。
他知道自己的脾气不好,在上层工作和打仗不一样,况且自己只在湖南陆军讲武堂学过一年,文化水平不高,年纪也过半百了,之后他该如何自处?后来他曾记录当时的心理感受:“因为当时总参谋部的工作繁重,自己难以胜任。原来的总参谋长徐向前久病不能工作,粟裕也有病,聂荣臻身体也被拖垮了,曾有一次昏倒在地,所以我想举荐一个身体强健的人来顶住这个繁重的任务。”
于是会后,他专门去向毛泽东谈了自己想要告老还乡的意愿,觉得不如去做个农业部长搞搞建设,多种点粮食。还建议让高岗来担任,说了高岗的一些优点。结果毛泽东一下变了脸色,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名扬四海的功臣,给你一个总参谋长的职务太低了?”
这话一说,不善言辞的彭德怀一下子愣住了,连忙解释自己是贫农出身,只是想要去改变农村。毛泽东最后还是没有同意,见此状,彭德怀也没有了继续推辞的余地,只好答应了。
7月9日,周恩来写了一个报告,正式向彭德怀交卸工作:彭德怀同志自即日起过问军委日常工作,直接向主席和中央负责。以后一切经过我处转呈主席或主席交我阅办的军委文电,均改送彭副主席处理。从此,彭德怀又一次进入了统帅部,肩负起新的军事使命。这是他军事生涯中的一个新时期,也是最后一个时期。
九度欲辞军职
其实这并不是彭德怀第一次提出辞去军中职务,在他的遗墨中曾留下两处“想离开军队工作,是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的文字,但没有留下想离开的原因。
年,中央在四川会理县召开会议之后,彭德怀在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就有了不愿再任军职的想法了。全面抗战的开始,彭德怀也曾想离开军队,改做地方工作。但当时正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无暇多虑,还是毅然选择率领八路军奔赴前线。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这一个念头依然存在。除了上述介绍的重新担任总参谋长的职位之外,在朝鲜停战后,年10月彭德怀主持军委例会,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召集聂荣臻等人,连续开会讨论研究高干会的主题报告。为此,彭德怀建议以高岗为主负责修改,想借此机会把军委日常工作推给高岗,并由他在会上做报告。但毛泽东一再说:“还是以彭为主吧!”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第四次是在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开会,商讨人事安排,会上提议彭德怀为国防部部长。但彭德怀还是不想胜任,于是便提出了这一意见,并提议由林彪担任。但当时林彪身体不好,正在休养,于是毛泽东也没有同意彭德怀的建议。
第五次是在年10月11日,彭德怀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讨论继续裁减军队和增补中央军委委员名单问题。会上在和大家的交谈中,彭德怀表示:自己可以只担任国防部部长,对付外事,不担任军委日常工作的主持人,请另一个军委委员来主持军委工作;或者自己只搞军委工作,不当国防部部长。
但当时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人,都对彭德怀的这一提议不表态。所以这次彭德怀半脱身的努力也没有最终结果。
第六次是在年2月,彭德怀依旧是在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辞去国防部部长职务。毛泽东当时回答的是:“现在备案,以后不准再提。”
第七次也是在这一年,6月9日的上午,中南海召开常委会,会议上彭德怀再次提出不再担任国防部部长的职务,但最终决定没有必要去改变。
第八次,年3月25日至4月1日,毛泽东在上海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彭德怀又趁机提出,不再担任下届国防部部长,想去搞农业工作。对此,毛泽东有了一些误解,说:“让你当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彭德怀只好不再多说。
最后一次,便是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会议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并且在1日的会上说:“军委应掌握在一个得力同志手上,我下去,提议另一个人去主持日常事务。”毛泽东说:“现在不谈此事,还是你干。”
在2日至16日的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彭德怀国防部长的职务最终还是撤销了。
彭德怀同志的一生,给后人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遗产,他坚持追求革命真理、在任何职位上勤勤恳恳、热爱人民、严于律己、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本色的优秀品质等等品性,都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