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严重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伦理的困境灾难会带来道德进步吗akmvwuwz
TUhjnbcbe - 2020/8/5 9:56:00

伦理的困境:灾难会带来“道德进步”吗?


嘉宾:翟振明简介:翟振明,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学理工科,后选择哲学探索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方式和职业。1986年赴美国留学,93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多所大学的哲学系任教,直至2000年受聘回国,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治学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性和系统性,并且不拘泥于哲学内部的领域分野。在美国治学14年,期间出版的两部专著,The Radical Choice and Moral Theory和Get Real: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基本属道德形上学、形上学本体论、及现象学范围,其中第二部,影响遍及哲学及哲学之外的多个学科,于2007年被译成中文《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回国后,开始用中文写作,所涉领域有形上学、现象学、伦理学、价值哲学、*治哲学等,论文的共同点是将现象学洞见与严密的逻辑分析相结合,寻找所涉问题的先验根据。他的学术风格,充分体现了 将讲理进行到底 的新理性主义精神。栏目主持:彭晓芸导语:2013年春季的四川再次遭遇地震灾难,相比2008年的汶川地震,舆论显得冷静了许多,呼吁远离煽情抒情,建议秉持专业主义冷峻态度的声音开始占了上风。这其中有一种看法,把 去悲情化 与 去道德化 视为同一的,认为去悲情就是同时摒弃道德评判,主张一切回到解决具体问题上来,不要再纠结于各种道德困境和是非对错评判。这是合理且必要的主张吗?道德判断是声嘶力竭、凄凄惨惨戚戚的吗?人们议论《新闻联播》头条该不该报道芦山地震,人们争论女该不该穿婚纱播报地震新闻,人们赞美舍己救人故事中的人性光辉,这些,算不算一种道德评价?灾难当中,道德维度的审视究竟是否必要?灾难中呈现的各种人性的 光明 或 黑暗 ,通过种种反省和救赎,是否带来道德的进步?让我们从2008年那场热闹无比的 道德与反道德 大讨论说起。把 道德制高点 当贬义词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彭晓芸: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勾起我们对2008年汶川地震的回忆,在道德哲学层面,恐怕最难以忘记的是当年那场关于 范跑跑 的大论辩。中学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时没有组织学生疏散,而是自己先跑了,事后他以自由主义自居为自己作了一番辩护。对于 为什么不组织学生撤离就跑了? 范美忠说: 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


  这样的话在回去上课之后我还会跟学生说也会跟其他人说。告诉学生也告诉其他人,你自己的生命也很重要!你有救助别人的义务,但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如果别人这么做了,是他的自愿选择,无所谓高尚! 由于范美忠以追求自由公正自居,这番自辩的话引发了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大讨论,有为他辩护的,有认为他绑架了自由主义,要以自由主义清理门户姿态与他划清界限的。几年过去了,话题并没有过时,或许有必要再来回顾和梳理一下,今天,究竟何为追求自由与公正?追求自由与公正是不是就等同于道德上的相对主义?因为在范美忠看来,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他人,也无所谓高尚,在他看来,自由就是包括道德上的自由乃至自定义,似乎不存在一个道德的规范性来源,不存在道德高下的价值判断?

1
查看完整版本: 伦理的困境灾难会带来道德进步吗akmvwu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