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实验室废水处理是针对疾控中心实验室中产生的有机,无机,生物病毒类废水的综合处理,但是由于疾控中心采集标本的特殊性,所以在废水处理中要格外注意病毒类,细菌类在废水中处理后的整体含量,那么疾控中心实验室废水处理怎样处理达标呢?下面跟随中科瑞沃的表述,详细了解下吧。
疾控实验室的污水排放标准主要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疾控中心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医疗门诊污水排放应达到以下标准:
1、连续三次各取样ml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病杆菌。
2、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个。
3、总余氯量为4-5mg/L。污水与氯接触时间不少于1小时。
为什么会采用这个标准呢?这就主要跟疾控中心废水的性质是相关的,我们通过以上中科瑞沃的讲述,主要针对于细菌的处理达标,为什么会有针对肠道致病菌和结核病杆菌的明确规定呢,这里分享一个小知识,肠道致病菌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全身多处的感染,如肺炎、胆囊炎、膀胱炎、腹膜炎、肝脓肿、肺脓肿、肾脓肿以及关节炎、脑膜炎等。而另外一种结核病杆菌的主要危害是,传染性极强,会产生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产生。
通过危害的讲解,相信大家对于疾控中心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生物病毒等等也是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所以疾控中心废水处理设备必须有完善的工艺,可以实现生物细菌类的处理,使污水中不能出现以上菌种,同时保障其余危险物质不出现在处理后的污水中,最终实现达标排放到管网中。做到让使用者安心,让周围居民群众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