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年最后两天
北医院急诊科的杨文医生,平安夜被患者家属孙文斌极其残暴的砍倒在血泊中。
如果没有意外,两小时后她就要脱下白大褂,结束这天夜班。
回到家中和刚从美国飞回来的儿子一起过圣诞节——儿子在美国念书,这次趁着圣诞假期,赶回来和家人团聚。
51岁的杨文性情温柔,谁也不会想到在临床一线工作27年后,以这样的方式倒在病人家属的利刃下。
医者如此强大,可以战胜死神;
医者又是如此弱小,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监控视频截图
这是近十年来,中国近例伤医事件之一,但激越程度尤甚,也掀起了人们持续至今、夜以继日的感怀与愤慨。
据统计,自年以来,至少50位医务工作者因暴力伤医事件而失去生命。
孙文斌为何在急诊科掏出利刃?
他们一家究竟何种背景?
血案背后折射出什么样的医疗运行机制?
……
朝阳区定福庄有一处破旧的平房,掩映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里面,孙文斌一家就住在这个地方。
△定福庄,孙某氏户籍所在地
据住在平房的人和周边人的讲述,这一家人十年前就已经搬走了,搬去了附近小区。此后再也没见过年纪这么大的老太太。
她大儿子曾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职工任食堂经理,但前几年已经退休。住在管庄路口附近的一栋塔楼里。
小儿子孙文斌和他不住在一起,也不太听他的话。
医院的行凶者,55岁,是一个屠夫。
十多年前孙文斌又养猪又喂牛,他的养猪生涯并不顺利老是死猪丢猪,经常到传媒大学食堂掏泔水。
据说下过海挣过大钱、养过猪也干过兽医、孩子上学名额被有钱人顶了......反正描述中,觉得自己命运悲惨所有人都对不起他。
12月4日,95岁的晚期肿瘤患者孙某氏(孙文斌妈妈)突然呕吐不止、意识不清,被就医院急诊科。
当天本要由急诊科转入肿瘤科,但年底住院部肿瘤科的重症监护室床位已满,便留在急诊科。
医院有位医生谈到当时的情况:
“接诊的是急诊科的杨文医生。家属签字拒绝一切检查,仅要求输点液,但是输液后病情无改善好转,几个家属就认定是杨文医生输液给输坏了。”
同时,隔床患者家属也在网络发表文章:
“我们家老爷子14日肝脓肿进了民航,当时也在急救抢救室,这家子人就跟我们隔了一张床,孙文斌和他姐姐一起看着老太太。
当时说他母亲发烧,大夫开的点滴不对,导致高烧不退。一晚上,一直在找值班大夫说这事。孙文斌说自己懂医,就是大夫开错了药,导致的这种情况。”
孙文斌当时的原话是,“我妈要是还不退烧,就把大夫弄死。”
之后半个月据北京医院的医生回忆,一家人每天都会因为细微病情变化和怀疑医生用药,不停吵闹、辱骂、威胁。
终于在12月24日早上6点多,噩梦发生了。一开始他站在医生背后讲话。
然后从衣服里掏出一把明晃晃的刀,刀是插在裤子里的,此时的医生护士完全不知情,还在工作中。
刀长估计有二十公分的样子,然后血腥的开始疯狂下手,从护士惊恐的表情可以看出,此时的画面有多残忍。
而此时他还在一刀一刀的猛扎,刀刀都很深,要知道人体颈部有动脉大血管,这样的猛扎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会造成血液喷涌。
这个扎还不是胡乱扎,而是多个方位不同的扎,下手之狠*世所罕见!
整个速度非常快,旁边的人都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惨剧就已经发生了。
有网友形容:
一个小时后,北京市卫健委组医院,医院医院的抢救小组到达了医院参与抢救。
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回忆:
“医院的急诊科门口停着7辆警车,抢救室现场有大量血迹,杨文医生躺在抢救床上,满身是血。
颈部有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侧颈全部肌肉,砍断了食管、气管、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通往身体的神经,连颈椎骨都断了。”
经过长达13个小时的抢救,最终没能挽回杨文的生命。
另一位医生回忆:
杨文去世早上,孙家人问值班医生,老太太心率这么快,你们不管吗?
下午继续质问,老太太什么时候可以住院,不让抽血检查、复查CT。事发第二天,孙文斌的哥哥还在问,老太太为什么越治越差。
12月27日下午,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减免一切治疗费用。目前,孙某氏仍处于昏迷状态。
当天,凶手孙文斌被批捕,涉嫌故意杀人罪!
△医院急诊科
一般而言,像孙某氏这类高龄、全身多并发症的晚期癌症患者,医院考核机制的双重紧箍咒下,医院的“烫手山芋”。
孙某氏使用的是北京城镇居民医保,医院医保额度被用完,住院病人选择上极其谨慎。孙某氏这种明显可能极大占用医保额度、治疗希望渺茫的病人,住院部往往不愿收。
一部分无法“住院”的病人,就会被送到急诊科。
急诊科,由此承载了医患关系的不可承受之重。
医院医院,但救治疑难杂症能力有限。尤其是家属情绪极端,总是干预医生治疗,又对治疗结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
但即使转医院,万一病人死亡,那么,受害的可能不是杨文,也可能是其他医生。
急诊科在这一系列的规则背后,成为承担风险最高的科室,而杨文医生,成为这一风险中全部后果的承担者。
12月28日下午,重症监护室的外面看起来和往日并无不同。重症监护室里病床都住满了,每张床边大多有家属陪护。
四天前现场工作人员被吓得*飞魄散,但医院没有停止门诊急诊,很快恢复运营。随后医生们依旧按排班表出诊手术。但工作群内静默无声,没人提起此事,也不知道如何提起。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憋着,见了面也不会提。”
“你不是干这一行的,你不会懂我的心情”他说。
直到第三天有医生在微博上为杨文发声。
第四天,医院正在举行杨文医生追思会。一楼急诊重症监护室外面,白色桌布的台子上放上她的照片,还有很多悼念者的鲜花。
悼念者中不乏杨文多年前的朋友。
也有与杨文医生素不相识的人。因七年前妻子生小孩时受到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温柔对待,30多岁的男人临时决定从西安飞来北京,只为了献一束花。
这次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必须要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全。保护好医护工作者,多给医生一点理解和关爱。不要让还在埋头苦学,奋力拼搏的一群人寒心。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别沉默,你的每次沉默,都有代价。
不然到最后,无医可救的将是我们所有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