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0日举办的0金砖国家传统医药研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围绕“传统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这一议题,向参会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医药在本次广州暴发的德尔塔(Delta)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防控救治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张忠德表示,中医药在应对本次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的轻型和普通型有较好的效果,在阻断重症上也有一定疗效。
可以这样说,自从自5月日广州荔湾区出现第一例本土病例后,整个广州马上就笼罩在印度的变异*株疫情的阴霾之下,中国中医药和现代医疗的*团和新冠变异病*正面交锋。
效果是可喜的,中医药又大获全胜。
张忠德医生参加过湖北武汉、河北邢台、云南瑞丽,以及辽宁营口、沈阳、大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有着丰富的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
同时,张忠德是一位优秀的中医师。
张忠德介绍,本次国内首次暴发的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患者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老年病人多、潜伏期短、病*载量大、重症率高、核酸转阴时间长,发热患者多达80%以上,其中高热(体温39℃)患者达30%以上,给临床救治带来极大的挑战。
从5月9号开始,医院参与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他发现,本轮疫情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暑热与湿邪胶着,弥漫三焦。核心病机为暑湿化热、疫*侵肺、元气大虚。
本次广州抗击德尔塔病*,总体治法上坚持以清暑化湿、宣肺解*、通腑泄热为主,并且重视早期扶正、全程扶正。这次广东疫情特点是传染快、重症多,超九成患者使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超七成患者为纯中药治疗。
有关德尔塔变异*株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策略是这样的,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普通型患者,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在清肺排*汤、化湿败*方基础上化裁。对于普通型高热、有重症或重症趋向的,证候属于暑湿、湿温闭郁者,以麻杏苡甘汤、藿朴夏苓汤、吴又可三消饮为主,清暑热、解表、祛湿、透达膜原。若高热持续不退,是病情转重的重要信号,增加使用安宫牛*丸清气分邪热,羚羊角粉清透热邪,早期扭转截断,防止逆传心包或热入营血。
此外,中医强调,一些重症患者,早期若伴有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微弱等气虚症状,可加用西洋参或人参汤补气,如果是气虚伴有阳虚者,则改用高丽参或扶正救肺汤。针对重症、危重症,则坚持“一人一方”,“一人一策”进行治疗,并随时调整方案。
自5月日至6月6日,广州本轮疫情共收治本土新冠肺炎确诊患者66人。张忠德介绍,中医和中西结合治疗的患者有56例,占93.4%,其中单纯用中药治疗8例,占7.0%。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阻断57例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或危重症。截止到6月7日,本轮疫情所有危重症和重症患者全部清零。
“中医药在应对本次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的轻型和普通型有较好的效果,在阻断重症上也有一定疗效。”张忠德如是说,中医药为本次防控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提供了宝贵经验。他表示,中医药人将继续深入系统科学总结说明中医药抗击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的做法、经验,及时与世界各国同行交流分享,继续为全球抗疫作出积极贡献。
希望中医药的抗击肺炎的经验,以及治疗德尔塔变异*株的经验,可以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挽救更多的生命,抛开偏见,克制对利益最大化的欲望,本着人道主义出发,看到中医药的治疗功效。
首次与德尔塔变异株交手,中医找到这些新规律和疗法!
在与新冠病*Delta突变株(下称“德尔塔”)交手一个月后,6月6日,广州中风险地区终于清零,全市均为低风险地区。
从临床救治角度上,德尔塔有何特点?广东积累了哪些救治经验?中医药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6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下称“国家工作组”)医疗救治组两位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们对临床病例和救治过程展开了分析。
专家组认为,从临床上观察,德尔塔重症比例达5%。救治过程中,专家组探索建立了一套免疫系统评估系统,及时发现病情恶化的指标,实现早期阻断转重症化趋势。同时,中医治疗重症发挥了一定疗效,强调“扶正”,多使用参汤补气。
转重症比例高,病情进展快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隆云南方日报、南方+:在本轮新冠疫情,收治的确诊病例情况如何?
隆云:在本轮疫情中,广州共收治了66例确诊病例,均在广州医院集中救治,截至目前共出院9例。医院则收治超过0例确诊病例。应该说,目前广东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在好转,他们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仅有例危重症病人在院治疗。
南方日报、南方+:这是德尔塔病*首次在国内出现,变异*株有什么新特点?
隆云:从临床收治情况来看,这一次高龄患者比例高,有三分之一病人超过60岁,年龄在80岁以上则超过0例。德尔塔*株特点是潜伏期短,临床症状重,危重症和重症比例达到了5%,而且核酸转阴时间较长。
张忠德:在临床上,我们发现病人发热比例很高,超过80%,其中高热(温度超过39摄氏度)的比例高达34.5%。由于德尔塔病*载量高,患者感染后,病情进展很快,既往要7-9天才转为重症,这一次不到4天就有可能转为重症,严重者在4小时内转为重型或直接转为危重型,这为救治工作带来了不小挑战。
中医治疗强调“扶正”,多采用参汤补气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南方日报、南方+:从中医证候的角度上,应如何认识德尔塔?治疗上有何差异?
张忠德:这一次,我们判断本轮疫情仍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核心病机为暑湿化热、疫*侵肺、元气大虚。与武汉、河北、云南等病例相比,由于南方夏季气候炎热、潮湿,患者汗多,所以病人“湿*”程度更重了一些。
在治疗上,整体思路与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保持一致,只是根据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原则,以及病*的新特点进行微调,这一次广东更强调“扶正”。一些重症患者早期以气虚为主,表现为极度乏力、食欲不振、呼吸微弱、舌苔*厚腻等,此时我们使用西洋参汤补气,如果是气虚伴有阳虚者,则改用高丽参。
南方日报、南方+:在救治重症病人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忠德:中医药应对轻型和普通型有较好的效果,在阻断重症上也有一定疗效。
中医认为,高热持续48小时不退是患者病情转重的重要信号。因此,在清热解暑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了安宫牛*丸,希望达到早期阻断重症化趋势。
在危重症和重症的治疗上,治疗组目前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始终坚持现代医学救治手段,尽早使用呼吸机和ECMO,同时灵活使用中医药方案,托住患者生命体征,为免疫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
经过了中西医协同治疗,已有例危重症患者撤出ECMO,3例危重症患者拔管,8例重症患者转为普通型,阻断57例有重症倾向的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为防控德尔塔变异*株提供了宝贵经验。
探索免疫功能评估系统,阻断重症化趋势
南方日报、南方+:哪些因素容易导致重症的发生?
隆云:从临床表现来看,年龄超过60岁,有基础疾病、持续高热不退、氧合能力下降等,是轻症转向重症的高危因素。相比之下,小孩转重症的比例低很多,这是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还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进一步解释。
南方日报、南方+:在重症救治上,我们探索了哪些经验?
隆云:这是德尔塔病*首次在国内出现。在与它交手的过程中,专家组逐步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方法。
患者感染病*后第5天至7天,会感觉很难度过,因为此时他们多有缺氧等表现,同时伴有影像学的改变。
关口前移是行之有效办法,专家组探索了一套免疫功能评估体系,及时筛查有重症趋势的病人,采取综合性措施,阻断病情发展为重症。
南方日报、南方+:评估病人免疫功能,具体如何实现?
隆云:目前新冠肺炎病*治疗暂无特效药,治疗原则是提升病人自身免疫力,控制病*在体内复制的速度。
首先,我们会